中国什么时候开始不能上外网?

Rate this post

中国从1990年代中期开始逐步建立网络审查机制,这个机制通常被称为“防火长城”(Great Firewall)。自2000年代初期起,多个国际网站和服务逐渐被屏蔽,使得普通用户无法直接访问这些外网。这一政策至今仍在继续执行。

中国互联网审查的历史起点

互联网引入中国的初期

  • 首次接入:中国于1994年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这一年,中国通过美国斯普林特公司的网络,设立了首个64K国际专线,标志着中国正式成为全球互联网的一部分。
  • 互联网的快速扩展:接入后,互联网在中国迅速扩展。到了1996年,中国已有超过10万网民,互联网开始对教育、商业及政府机构产生深远影响。
  • 早期的网络监管:虽然初期互联网的内容相对自由,但中国政府很快开始关注网络内容的管理和监控,尤其是对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信息进行了初步的监控和限制。

网络审查制度的建立时间

  • 首次正式审查:1997年,中国政府首次正式提出了网络信息内容的审查政策,标志着国家对互联网内容的正式监管开始。
  • “金盾工程”启动:2000年,中国启动了著名的“金盾工程”(Great Firewall of China),这是一个全面的网络监控和审查系统,用以阻止和管理国内外不受欢迎的网站和信息流。
  • 审查的持续强化:此后,网络审查机制逐渐强化,特别是在2003年以后,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手段更为完善,网络环境进一步受到严格控制。

中国防火长城的建设与发展

防火长城的技术演变

  • 初期的URL过滤:防火长城最初的技术基础是简单的URL过滤,通过屏蔽含有特定关键词的网址来阻止用户访问某些外国网站。
  • 内容关键词过滤与IP封锁:技术逐步升级到更复杂的内容过滤,不仅仅是URL,还包括页面内容中的敏感词汇。同时,系统开始使用IP封锁,直接阻止来自特定IP地址的数据包进入中国网络。
  • 深度包检测(DPI)技术:近年来,防火长城引入了深度包检测技术,可以实时监控和分析经过中国网络的数据包内容,更有效地识别和拦截含有敏感信息的通信。

关键的审查政策里程碑

  • 2000年金盾工程的启动:金盾工程是防火长城的官方名称,2000年启动,这是中国政府系统性建立网络审查和监控体系的起点。
  • 2003年全面实施网络内容审查:到2003年,中国已经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互联网监管政策,不仅限于政治内容,还包括文化、社会乃至经济领域的网络信息。
  • 2017年网络安全法的实施:这一法律对网络运营商和服务提供者施加了更严格的审查和数据管理要求,标志着中国网络审查走向系统化、法制化的新阶段。

被封锁的外国网站与服务

主要被封锁的社交媒体平台

  • Facebook:自2009年以来,Facebook在中国大陆无法直接访问。封锁主要是由于其可以用来组织和传播与政府政策相冲突的信息。
  • Twitter:与Facebook类似,Twitter也在2009年遭到封锁,因其被视为可能威胁社会稳定的信息传播工具。
  • YouTube:YouTube自2009年起在中国大陆被封锁,主要因为它可以容易地传播政治敏感视频和评论。

重要的新闻与信息网站封锁情况

  • 纽约时报:自2012年开始,纽约时报网站在中国被封锁,这是在其发布了几篇关于中国领导人财产的调查报道后发生的。
  • BBC中文网:BBC中文网及其英文主站因其报道中国的敏感话题,如人权和政治问题,时常被屏蔽。
  • 维基百科:尽管维基百科是一个广泛的信息资源,但中国政府时常封锁维基百科的中文版本,以及在某些时期也封锁了所有语言版本,特别是在政治敏感时期。

翻墙技术的应对措施

翻墙技术的演进

  • VPN技术的普及:虚拟私人网络(VPN)是最初也是最普遍的翻墙技术,它通过创建一个加密的隧道来连接国外的服务器,从而绕过地理限制和审查。
  • 加密协议的进步:随着时间的推移,翻墙技术开发者开始采用更复杂的加密协议,如OpenVPN和WireGuard等,这些协议更难被防火长城检测和封锁。
  • 分布式网络的使用:如Tor(洋葱路由)和I2P等分布式网络技术提供了更高层次的匿名性和难以追踪的网络连接,使得用户即使在高度监控的环境下也能安全访问互联网。

翻墙工具的法律地位与风险

  • 法律地位的不确定性:在中国,使用未经官方批准的VPN等翻墙工具是违法的。政府对此类工具的管理和打击越来越严,导致许多VPN服务被迫停止在中国的运营。
  • 使用风险的增加:随着技术的发展,政府也加强了对翻墙行为的监控和打击力度。使用这些工具的用户可能面临罚款、警告甚至更严重的法律后果。
  • 数据安全问题:虽然翻墙工具可以帮助用户访问被封锁的内容,但不是所有的翻墙工具都是安全可靠的。一些工具可能涉及风险,如数据泄露或被恶意软件感染,因此用户在选择和使用翻墙工具时需要格外小心。

对外网访问限制的社会影响

对言论自由的影响

  • 限制信息多样性:外网访问限制导致信息来源单一化,限制了人们接触和分享不同观点的能力,从而影响言论自由。
  • 抑制公众讨论:在缺乏多元化的信息和观点供给的情况下,公众讨论变得趋于单一,缺乏深度和广度,不利于社会问题的全面理解和讨论。
  • 增加自我审查:知晓外网访问受限,人们在表达和分享信息时可能会更加谨慎,增强了自我审查行为,减少了社会言论的自由度。

对科研与教育的影响

  • 阻碍学术交流:外网访问限制使得国内学者和研究人员难以直接访问国际学术资源和参与全球学术讨论,这限制了学术交流的广度和深度。
  • 影响科研创新:科研人员在获取最新的科学资料和研究方法时受到限制,这可能阻碍新思想的产生和科技创新的步伐。
  • 教育资源不平等:对外网的访问限制导致教育资源不均,特别是在高等教育和专业培训中,缺乏对国际先进教育资源的接触,影响教育质量和水平。

中国网民的反应与行动

翻墙行为的普及程度

  • 高技术群体中的普及:在中国,尤其是在技术和教育较发达的城市,翻墙行为在IT专业人员、学生和学术界中较为普遍。这些群体需要访问全球信息资源以支持他们的工作和学习。
  • 多样化的翻墙工具:中国网民使用各种翻墙工具来访问外网,包括VPN、Shadowsocks、Tor等。这些工具的普及和技术的发展使得翻墙行为更加方便和普及。
  • 翻墙活动的周期性增加:在某些敏感时期或重大国际事件发生时,翻墙行为会明显增加,说明网民对于获取未经审查的信息具有强烈需求。

网民对信息封锁的态度

  • 普遍的不满情绪:许多中国网民对国内的信息封锁持批评态度,他们认为这限制了他们的知情权和言论自由。
  • 适应与无奈并存:虽然不少人对信息封锁感到不满,但也有很大一部分人对此表示无奈,认为这是不可改变的政策,因此选择适应现状。
  • 积极寻找解决方案:不少网民不仅自己尝试翻墙访问外网,还通过社交网络和论坛等平台分享翻墙技巧和工具,帮助更多的人获取信息。

中国为什么要限制访问外网?

中国政府限制访问外网主要是出于控制信息流通和维护国内网络安全的考虑,旨在防止政治敏感信息的传播和保持社会稳定。

中国网民如何绕过外网访问限制?

中国网民通常使用VPN、Shadowsocks等翻墙工具来绕过网络审查,这些工具帮助他们加密网络连接,隐匿真实IP地址,从而访问被屏蔽的外网内容。

限制外网访问对中国有什么长远影响?

长期限制外网访问可能导致信息孤岛现象,影响国民的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同时,这种做法也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批评,可能影响中国的国际形象。
滚动至顶部